北魏遗风灵丘觉山寺龙山大先生
好善乐兰若,乘闲午后临。
莲开多色相,木老尽禅心。
问佛僧高趣,听经鸟伴吟。
祖庭参一悟,人净日沈沈。
觉山寺,距灵丘县城东南三十华里的悬钟山,悬钟山又名觉山,故名。顺唐河峪沟行七八里,即到门峪口。峪内两山虎踞,唯中间河道只有丈余。水为峰崖所束,盘旋逆转、腾跃激党,飞珠拍岸,众山皆响。人在羊肠山道,犹觉澎澎若征鼓甲兵声,顿感惊恐,畏缩怯步。笔者曾有五律记此沟之美景,其文如下:“穿山寻幻境,绕水过芪乡。峡色随云秀,溪声共日长。转崖论鸟影,逾涧点霞光。的的野风径,人天一派香。”
北魏顺峪而下,到衫背坡,对面立一壁名搁笔架,高百丈余,峭猎云表。仰首上望,高空浮云,崖头红枫;俯首下视,绿坡如茵,清河如带,真使人心旷神怡,犹如身在仙境之中。爬上山巅,猛视前方,豁然开朗。田畴、丘珑,水树、塔寺,怀抱在群崖之中。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寺居山腰之中,登阶进寺,左侧有一十三级砖塔,高十三丈余,金碧辉煌,颇为壮观。塔角小铃随风摇荡,清脆悦耳;山燕环塔飞翔,鸣声不绝;寺内钟声,悠扬动听,大有丝竹管弦之盛。塔前有一古井,深也十三文,寺西一孤独小峰,其高不足十三丈,峰顶复筑小塔一座。合称塔、井三齐,是灵邱九景十八闹奇观之一。
寺内建筑依山旁势,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钟楼、鼓楼、大殿、配殿与塔浑为一体。殿外雕梁画柱,油漆脱落,殿内壁画残缺,虽已荒废不治,但古代高超民间技艺仍有欣赏价值。阅残碑问老僧,知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即公元年。当时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孝文帝巡视行经灵邱,见觉山风水之胜,无与伦比,便颁拔金帛,派臣建寺。并召集外方僧人五百余众,又选宫中精通内典宫女二百余人,入山度为尼。
在当时交通不便、地势狭窄的弹丸之地,建此浩大工程,集僧尼八百余,可谓一大千古奇观,建寺上下千年,虽遭战事兴革,几经毁复兴衰,但塔、井、山仍岿然独存,可谓幸事。从寺后攀椽直上翅儿崖,忽出一洞,宽深数丈。据觉山僧言,此洞原为岩祠,内塑一大王,旁立大夫像,意敬当时奉旨建寺之大臣和北魏孝文帝。当地乡民相传,每当月明夜静之时,岩祠内常闻棋子啄木声和人声笑语。
觉山寺这个北魏建筑不仅灵丘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历史,也给寻幽客提供了绝佳的景致,望着这一处山环水抱的禅家丛林,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间美景,细思那令人神往的传说,真有流连忘返之感油然而生。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