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绘就乡村振兴崭
作者
本刊评论员
编辑
华南
年9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乡村振兴新蓝图全面擘画。随着全国各地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长期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第一书记、返乡创业青年……越来越多热爱土地、怀揣梦想的“新农人”,坚守乡村、回归乡村、奔赴乡村,用汗水浇灌生机勃勃的土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第一书记伊书华带领乡亲们以打造景区的理念建设村庄,用经营旅游的思路经营农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乡村旅游描绘金叵罗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沙子坡镇韩家村,第一书记、村集体经济领创人李海松带动村民打破各种“不可能”,修路、引水,发展苗圃代种、生猪代养产业,建设文化广场,探索乡风文明“积分制”,建设民主法治村。村民们从“等着看”到“加入干”,不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脱贫摘帽、走向富裕,而且这里成为全国文明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正有效衔接。
伊书华、李海松,是目前全国在岗18.3万驻村第一书记的缩影。他们扛起责任,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他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在时代浪潮中对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带领乡亲们开辟改变命运、改写历史的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在山西,已经走出大山多年的石楼县张云回来了。为了让来自家乡石楼的优质、天然农产品走出大山,摆上千家万户餐桌,在共青团中央驻石楼县扶贫工作队扶持和指导下,他创立“一碗粥道”品牌,通过公司+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余户贫困群众增收。
张云的老乡王国辉回来了。度过艰辛的起步阶段,王国辉已迈入创业第三个阶段,打造农业托管精细化管理,打造品牌,带着乡亲一起富。
灵丘县的房元锋也回来了。他不甘心城市的特产店买不到家乡的优质荞麦产品,在团中央第17批驻灵丘扶贫工作队和团灵丘县委号召下,毅然从大城市返乡创业,开拓互联网销售渠道,为本土农产品销售提供解决方案。
还有李志林、刘艳红……更多从山区走向城市的青年回来了。在中国广袤山野、田间地头,他们带着自己的优势和技术,跳出“农门”又学成归乡,成为农村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者、带动者、创造者。作为新时代接棒人,这些80后、90后扎根最基层,奋战脱贫攻坚,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发掘农村剩余劳动力潜力、发展现代农旅融合新业态……青年们新招不断,用新知掀起山乡之变新潮流,让乡村发展紧跟时代节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正勇毅前行,以开放思维、担当精神、先进技术、现代手段,让沉默的乡村迸发更多活力。
更多力量倾斜乡村。在团中央定点帮扶县山西省灵丘县、石楼县,一批批扶贫工作队员承前启后、接续帮扶两县脱贫摘帽。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抓住时代机遇,突出产业发展,加快补上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立足临近区域的整体布局,高起点谋划旅游开发项目。同时根据村庄人口流动聚集实际,全方位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引导居民树立文明风尚,与当地百姓共同迈上实现乡村振兴新征程。
在党领导下,我国从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至年底,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铸就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丰碑。
年以来,我国脱贫地区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重要任务,发展提升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按照党中央部署,全社会共同努力,亿万青年躬身入局,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绘就一幅产业基础日益坚实、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干劲十足的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崭新画卷。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年第23-24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