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集中排查受雨水侵蚀文物建筑险情潇湘

10月18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按照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从10月10日起,我市文物主管部门开始对全市文物建筑开展受雨水侵蚀险情集中摸底排查工作,截至昨日,已发现18处文物建筑存在险情。目前,文物主管部门已对存在险情的文物建筑采取相关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本月初,我省出现多轮极端强降雨天气,造成处不可移动文物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其中我市多处文物建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损坏。大同作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针对我省近期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市文物局要求我市各县区文物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降雨天气给文物建筑带来的险情和隐患,加强监测和日常管理,发现险情及时处置。

截至目前,在此次开展的险情排查中,我市发现18处文物建筑存在险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丘县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旧址受雨水侵蚀,窑洞屋顶漏水。

据市文物局有关人员介绍,文物主管部门对已经排查出险情的18处文物建筑当即采取了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存在开裂的文物建筑采取必要的支护,对塌陷地面进行遮盖,对排水系统不畅的给予及时排水、排险。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存在险情文物建筑的周边管控,在文物建筑周边设立隔离带和警示标识等,确保周边群众和文物的安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