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东河南镇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广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892.html
召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调度会燕家湾村蔬菜种植园区

本报全媒体记者白慧磊

仲秋时节,灵丘县东河南镇广袤的田野上丰收在望。9月15日,浙江台州客商与东河南村、下野窝村等5个村的干部在田间地头现场协商种植麒麟西瓜土地流转方案,待合作项目落地后,面积达1万亩的麒麟西瓜种植园区很快便可开工建设。届时,东河南镇将成为晋北地区首屈一指的精品西瓜种植基地,将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新动力。

在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征程中,东河南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把灵丘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特色城镇”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处处迸发出勃勃生机,展示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基层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乡村“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一个村庄没有一个干事创业的村“两委”班子,要想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根本无从谈起。燕家湾村曾经是名噪一时的蔬菜产业明星村,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不当,燕家湾村各类矛盾开始暴发,从一个祥和富足民风淳朴的村庄逐渐成为上访村,村民曾无奈地自嘲“一提燕家湾,神仙都犯难”。在去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东河南镇党委抓住班子软弱涣散这个“牛鼻子”,果断向组织申请加强班子力量。新选干部上任伊始,就采取“用政策顺心、用亲情舒心、用帮扶暖心”的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使燕家湾村出现由乱到治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燕家湾村由乱到治的事例只是该镇基层治理的典型之一。

该镇东河南村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思路,在实践中形成以“党建领治把方向、村民自治强基础、民主法治强保障、文化德治树风尚、科技智治显神通、生态美治换新颜”为主要内容的“六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清泥涧村以“积分制管理”为切入点,将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村级公益活动等日常事务积分量化,以评促整,以整促洁,以洁促美,搭建起与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

通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东河南镇党委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无论是先进示范村,还是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发展滞后村,都在今年呈现出创先争优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为进一步创新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东河南镇通过“行政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模式形成“一张网络管全域”;通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打造“东河南村数字乡村治理系统”样板形成“一个平台管调度”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新格局。

东河南镇党委书记李文鑫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东河南镇将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硬招实招,持续发力、寻求突破,深度聚焦服务功能提档升级,严格按照对照检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总结提升的既定步骤开展专项行动,奋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紧抓项目发展建设培优做强全镇特色产业

东河南镇立足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创新现代化乡村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壮大有机旱作农业、食用菌、养殖、文旅等产业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东河南镇食用菌项目总投入万元,该项目委托“灵丘县老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并签订委托合同,每年保底收益按照项目总投资的5%作为项目分红收益,主要用于项目所在地小寨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及公共设施维护等。总投资为.万元分三期建设的东河南镇菌棒厂项目,则是该镇打造“产业体系最完善、生产技术最先进、产品贸易最发达、菌业文化最丰富”区域性现代食用菌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菌棒厂产能可达到年产菌棒50万棒,可供应50个大棚的菌棒,销售额按每棒4.5元计算,年产值达万元。项目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可带动全镇连片集中发展食用菌产业。

今年夏季,在东河南镇三合地村平人农场,中国农业大学与这里共建的亩有机蔬菜成了周边客商的抢手货,虽然价高,但却供不应求。东河南镇是灵丘县有机蔬菜和有机杂粮示范基地所在地,近年来,该镇把有机农作物种植牢牢抓在手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农民的主导作用,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对辖区内蔬菜大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场进行提档升级。

除有机旱作农业外,东河南镇在今年上半年加力推动项目发展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投资万元完成王品村肉牛养殖新建圈舍项目,新建平方米标准化肉牛养殖圈舍,承租给佳农牧业使用,项目在扶持农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王品村壮大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水涧村依托村内山沟地形优势,发展“生态鸡养殖项目”,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超过5万元。峰北村的育肥羊养殖项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村民采取股份合作制模式经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土地租赁费2万元。下野窝村利用“清化收”收回的80亩机动地发展线椒种植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超过5万元。

为进一步做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擎,该镇以小寨村“含水人家”为突破口,发展“民宿经济”,以提供红色旅游服务为抓手,塑造红色旅游文化新业态,深入推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民宿旅游产业链,做好红色乡村旅游这篇文章。在团中央的帮扶下,今年倾力打造“网红打卡村”东河南村,一方面申请“十里花溪”“印象东河南”商标,设计推广特色产品,另一方面沿唐河两岸安设网红秋千、创意路灯,邀请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大学等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彩绘文化墙,建起网红桥,研发花溪漂流、苗木移栽、菌棒基地参观等旅游、研学内容,打造“十里花溪”网红打卡地,促进全镇农、林、文、旅、商、居一体化发展。

干群同心砥砺奋进全镇民生事业突飞猛进

东河南镇党委、政府始终将不断增强全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一把尺。不仅在如何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花大气力,更在民生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下足了功夫。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全镇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教育、健康和兜底保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是防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持续开展跟踪监测,新识别监测户2户2人,回退1户1人。二是信息采集工作。涉及户26人的采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三是光伏扶贫工作。全镇光伏产业覆盖户人,户均增收超过元,光伏到村率为%。四是小额信贷投放工作。截至6月底,全镇共完成93户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1.87%。五是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工作。对全镇56个项目进行清查,已完成项目审核,目前正逐项核对项目资产和项目资料,下一步将全面完成资产审核和资料上传工作。六是开展“”精准服务。为易地搬迁安置点脱贫劳动力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以上适合的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项目推介。七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增收。实现转移就业人,临时用工及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人。八是全面落实保学控辍工作。扎实推进全镇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九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排查。共发现6类11条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9条,完成率81%。十是严格落实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实施低保救助户人、特困供养93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人,高龄补贴人,临时救助人22.62万元。

在优化人居环境方面,该镇在唐河水库景区附近的蔡家峪村新建公园一处;在平型关景区小寨村整治了三处林间公园,对该村沿路两侧的房屋墙体进行了改造,新建了一处红色旅游标志性建筑,对景区沿线周围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完成了燕家湾、三合地、六合地三个村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实施了清泥涧、东河南、古之河、古树四个村的美丽乡村提升项目。全镇24个行政村均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由村委会成员兼任主任,村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兼任副主任。委员会每周组织专人对公路沿线,街巷死角进行排查,包村干部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人居环境切实得到改善。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东河南全镇上下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为实现东河南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1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