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几大战役

四渡赤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时间:年1月19日——3月31日

地点:川、黔交界的赤水河

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结果:毙伤敌余人,俘敌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意义: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活的战役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战役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此走向成熟。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时间:年9月25日——9月27日

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

双方:八路军第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

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战役,战争初期战报统计(第一阶段)共达一百零五个团,因此定名为百团大战

时间: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点:华北地区

双方:八路军个团;日伪军。

结果:毙伤日军第35师团步兵旅旅长;阪田泰次郎少将以下2万余人、伪军余人,俘虏日军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意义: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梦想。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时间:年9月12日——11月2日

地点:东北战场

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名。

意义:辽沈战役的胜利,抢占了战略先机,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

太原战役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场大型战役,发生于山西太原。

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等部在徐向前指挥下发起战役。整个战役经过六个月激烈战斗、双方共陆续投入42万余部队参战。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年4月24日攻克晋系军阀阎锡山控制的山西省会太原,基本占领了山西乃至华北全境。

时间:年10月5日—年4月24日

地点:太原市

双方: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国民党晋系军阀。

结果:全歼守敌10余万人,拔除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华北的最后堡垒。

意义:太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长达38年的统治。太原的解放,标志着华北地区的彻底解放,推动了全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