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举办2022年文化和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91206.html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展示灵丘县非遗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社会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11日上午,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县文化馆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承办了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活动采取“非遗进景区”的方式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举行。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栓明,县文旅局分管副局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执法队负责人、罗罗腔剧种传习中心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活动现场共展出文物保护及非遗项目宣传展板面,悬挂非遗宣传条幅20条。县级非遗腰站舞狮、青少年宫武术、国家级非遗罗罗腔、县级非遗毽球、高家庄河西社区古典舞蹈等文体表演轮番上阵,通过动静结合的展览、展示、展演、网络直播、现场发宣传资料等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展示灵丘非遗文化及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成效。让非遗可看、可听、可触、可感,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培育和壮大灵丘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灵丘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处,共有40处被国家、省、市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56项被国家、省、市县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2项;县级项目40项。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文旅、文物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灵丘县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了多处文物点的修缮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逐渐增加。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显著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全县人民,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到了全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中,为推动灵丘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构建起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新格局。(邓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