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对其他农村电
(一)陇南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陇南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联陕西,南临四川,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是全省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
过去,陇南市属于典型的边远落后地区,虽然生态良好、物产丰富,但由于山大沟深,远离中心城市,交通十分不遍,信息相当闭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产业基础薄弱,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年,全市万人口中有83万处于贫困线以下,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以上。
年以来,陇南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围绕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开展了以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推动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电子商务销售规模、网商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贫困群众收入等都实现了令人振奋的持续增长,创造了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陇南模式”,相关经验更是纳入了中央政治局学习材料,并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二)“陇南模式”及其特点
陇南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落后地区实现脱贫攻坚、追求跨越发展方面具有典型意义,被概括为“陇南模式”,即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此为抓手推动全市整体脱贫、加快发展。其做法和经验可简要概括为:政府先行,全力引导、推动、支持群众参与,集中搭建平台、培育主体、制定标准、对接市场,立足自身禀赋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逐步实现农村电商良性发展;其大致路径为:政府牵引-平台搭建-广泛动员-市场运作-协会跟进-人才培养-自主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府推动,“先托后扶再监管”。由于陇南市经济基础薄弱,开放程度低,群众思想不开放、思维不灵活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障碍。为此,陇南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在确定电商带动脱贫发展思路后,集中行政资源强力推动,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撬动市场资源跟进,系统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政府制定科学明确的电商发展战略,坚持多年不动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全力争取省部资金、人才、智力等支持,最大限度争取外部资源注入。
二是市场运作,注重培养市场主体生存力。始终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初期采取借力市场龙头电商平台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在全国率先建起西北地区首家地市级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落地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千县万村”计划西北第一、全国第二个项目,引导传统企业加快建设网货供应平台、物流中心,启动建设市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吸引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落地。把电商发展作为“衣领子”工程,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并与农业、工业、旅游服务业发展有效融合。
三是全民创业,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积极推动“网吧变网店、网民变网商”工程,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残疾人带头开办网店,带动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大户和农产品经销商开办网店。建成全省首家电商职业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电商人才,支持贫困家庭“两后生”开办网店。
四是健全体系,全链条提升农村电商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电商资源整合。年即成立电商协会个,力促生产商、网商、服务商“三商”联动,上中下游协同配合,对接市场需求研发网货,逐步形成整体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全力构建市—县—乡镇—村四级服务体系。
五是精准定位,坚持电商发展高质量方向。以农产品出村进城为龙头,坚持农产品电商是农村电商的核心,同时又将农产品电商与农资电商、农村日用品电商、农村服务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电商扶贫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并且将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产品跨境上行当作重点来做。率先由高增长向高质量新电商转型,实现由传统电商向品质电商、品牌电商、数字电商等“新电商”的转型升级。
六是物流先行,全力畅通产业循环。高度重视物流体系建设和发展,前期支持通讯企业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快递代办点和村邮站。后期集中力量加强物流基地、大型仓储设施、骨干运输通道建设,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物流网络,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七是整体塑造,积极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把新媒体营销作为电商扶贫的“助推器”,“少花钱、多办事”,充分运用政务微博、政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