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一场惨烈异常的肉搏厮杀阻击
平型关伏击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抗战的首个大胜仗。
年9月25日,由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八路军在晋西北平型关伏击日军,共歼敌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历史课本中,没有详细描写这场战役的惨烈。在武器装备处于极大劣势的情况下,英勇的八路军通过贴身肉搏,端着刺刀同敌人厮杀,以命相搏,最终获胜。
此役,八路军没有抓到一个日军俘虏,足见日军抵抗之顽抗,双方搏杀的残酷程度。
善于总结作战经验的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的经验》中写道:“战斗开始后,要迅速接近敌人,投入肉搏,使敌人的炮不好放。”“过去战斗中还不曾碰过这样强的敌人,虽打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我们的军事技术特别是战斗员技术与战术的教育还需大大的努力。”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调集30万兵力,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大举进攻,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全中国。攻占北平、天津、张家口之后,日军气势汹汹地分路沿平汉、津浦、平绥、同蒲铁路向南进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进逼山西的日军分两路:一路由大同直下,攻打雁门关;一路由蔚县、广灵、涞源进攻平型关。
在日军已威胁到山西的腹心地区时,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多次要求八路军出兵增援,阻滞日军的攻势。
为配合第二战区友军正面战线,八路军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第师转赴晋西北,一路第师开赴晋东北,迎击敌人。
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为防守平型关至茹越口和雁门关的内线长城,挺进华北敌后的第师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奔赴平型关地区,侧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
平型关是晋东北重镇,位于山西省东北古长城上,自古以来为晋冀两省的重要隘口。从平型关通向灵丘县东河南镇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沟道公路,地势险要,两侧全是高山陡坡,沟深路窄,北侧山高坡陡,极难攀登;南侧山低坡缓,易于出击。
年9月中旬,第师主力赶到平型关以西大营镇集结待机。正在灵丘的林彪、聂荣臻,依据当面敌情及平型关的有利地形,决定在平型关设伏,将第旅第团、第团和第旅第团共3个团,埋伏在南侧一线,出其不意地以伏击手段,侧面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敌。
9月23日第师赶到灵丘以南的上塞集结,这时传来灵丘县城失守的消息,并得知日军板垣第五师团的辎重部队和补给部队沿沟道向平型关蜂拥西进。敌人没有估计到在他们眼皮底下会有一支严阵以待的八路军队伍,隐蔽设伏。
当天上午,林彪、聂荣臻在上塞镇召开连以上干部战斗动员会,师首长在会上分析了战局,介绍了敌情。会议进行中接到友军的电报,说敌人先头部队已行进到平型关附近,与他们正进行炮战。出席会议的第团团长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因形势紧张,工作繁多,有几天几夜未能休息,但接到命令后,立即兴奋起来。会后,他们率领全团于黄昏时分出发,赶赴距平型关30里的冉庄,隐蔽待命,作战前准备工作。
9月24日晨,平型关方向不断传来隐约的炮声,李天佑和杨勇等团营级干部来到前线侦察。按照师部计划,各部队在平型关至东河南镇沿10里长的公路以南的山沟伏击日军,于24日晚24时进入阵地。第团作为第师的主力,负责消灭老爷庙至蔡家峪一线之敌,具体任务是:占领小塞村至老爷庙以东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歼灭沿沟道开进之敌,尔后向东跑池方向进攻。
在第团的两侧,西侧有团长杨得志率领的第团,负责截击敌先头部队,协助第团围歼进入伏击圈之敌;东侧有团长张绍东率领的第团,负责断敌退路,并阻击增援之敌。待敌军到来时,第团截头断尾,第团拦腰突击,两个团配合,从首尾两端夹击敌人。
夜晚,天下起了倾盆大雨,部队沿着崎岖的山沟艰难前行,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湿透了,大雨又引发山洪暴发,水深齐腰,有几个战士不小心被水冲走,但这些都挡不住部队前进的脚步。25日清晨,第团全部进入阵地。
李天佑和杨勇到前线指挥所侦察情况,发现部队隐藏得很好,以营为单位进行了战斗动员。指战员们异常兴奋,摩拳擦掌,准备打个大胜仗。
25日上午7时,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进入伏击圈,余辆汽车载着日本兵和军用物资在前面开路,余辆大车和骡马炮队跟随其后,另有骑兵沿公路西进。
由于雨后道路泥泞,车行缓慢,队形拥挤,待敌完全进入伏击地域时,林彪、聂荣臻下达攻击命令,全线突然开火,两侧的山冈顿时发出轰鸣巨响,团、团、团同时出动,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发射,把拥塞在公路上的敌人一时打得人仰马翻。
第团和第团各1个连首先冲下公路,与敌展开短兵肉搏,其他部队也迅速冲上来。
敌人最后面的1辆汽车被炸毁了,其余急忙向后转,车挤车,人挤人,混乱不堪。
八路军战士喊着“冲啊’‘、“杀”“杀’”和日军开始了白刃战。一个战士倒下去,又一个战士冲上去。喊杀声震天动地。
担任占领关沟至老爷庙一线南侧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即“拦头”歼敌任务的第团,最激烈的白刃格斗在二、三营的阵地上展开。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外号叫“猛子”。发起冲锋后,曾贤生率先向敌人突击,二十分钟内,全连用手榴弹炸毁了二十多辆汽车。在白刃格斗中,曾贤生一个人刺死十几个鬼子。曾贤生身上到处是伤是血,当一群鬼子向他逼近时,英雄连长曾贤生拉响了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曾贤生的壮烈行为鼓舞着身边的战友们。五连指导员身负重伤,依然指挥部队;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接上指挥。打到最后,全连只剩三十多位战友,却仍然顽强地与敌人拼杀。三营的九连和十连,冲上公路后伤亡已经很大,但依然勇敢地与敌人拼杀,以一当十,没有子弹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折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哪怕只有几秒钟的空隙,战士们也能飞速地拣起石块将日军的脑壳砸碎。战斗到最后,两个连队眼睛都打红了……
经过半个小时的拼杀,敌人支持不住纷纷藏到汽车底下。此时,八路军的战士向敌人喊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然而,眼前的敌人不仅不懂中国话,而且还是一群经过法西斯军国主义训练的顽固派。许多战士因为缺乏对日军作战的经验,反被垂死的敌人杀伤了,敌军的伤兵同八路军伤员扭打,直到拼死为止。
李天佑指令第团第3营,冲过公路,抢占老爷庙制高点,将敌分割包围,部队居高临下,打得山沟里的敌人无处躲藏。敌人连续疯狂反扑,企图夺取老爷庙制高点,但始终未能得手,整个山沟全被八路军控制,杨勇副团长在战斗中负了伤,仍继续指挥作战。
三营伤亡很大,冲上公路以后,九连干部差不多打光了,全连只剩了十多个人,战斗仍然激烈地进行着。
战役打响后,日军先后从东跑池、蔚县、涞源调兵增援,9月25日15时,团从东侧、团从西侧围上来,团从老爷庙高地发起攻击,而独立团则顽强阻击涞源援敌。增援之敌均被第团和独立团、骑兵营击退。
至此,日军坂垣第5师团第21旅1个大队和后勤人员余人成了瓮中之鳖。
第团集中全力趁机再次勇猛冲下公路,在两翼友邻的协同下,两面夹击,干净利落地将被围之敌歼灭在平型关以东10里的山沟里,敌之人马、材料、车辆,均被八路军杀伤或摧毁。
当团完全控制了兴庄至老爷庙之间的山沟以后,又马上按师首长战前的指示,向西面的东泡池方向发起进攻,经过反复冲杀,将敌0人包围在东泡池一带,但因东跑池防线的正面防守未按预定计划向东出击,国民党军队未配合作战,致使东泡池一带的日军向北侧团城口方向逃窜。
平型关战斗从23日开始运动,27日结束战斗,共计5天。八路军歼灭日军精锐板垣师团余人,毁汽车余辆,大车余辆,缴获炮1门,炮弹0余发,机枪20余挺,步枪千余支,战马50匹等。
附近地区的老百姓听到八路军打了大胜仗的消息,都自动出来,帮助搬运胜利品,抬伤员,几千人搬运了两天胜利品,还没有搬完。
李天佑回忆亲历指挥作战的场景时,感慨地说:“我军沿着5公里长的山沟撤出战场,举目四望,公路上血迹斑斑,躺着多个血肉模糊的敌兵尸体。战马、大车、汽车、大炮遍地狼藉。疯狂、残暴、凶恶的日本侵略军精锐坂垣师团21旅团,在中国人民的铁拳下,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平型关战斗是全面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胜利,提高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初步稳定了华北战局,并为尔后太原以北的保卫战,赢得了准备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