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守护红绿蓝有一个地方,不应该只有
“
有一个地方,不应该只有我们知道——灵丘。
”它有最动人的故事,最独特的山水地貌;它是抗日战争的记录者,也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它为农村学生创造了不止一种颜色。
年,它迎来了团中央定点帮扶工作队。20年后,展开了新的篇章。
■■■■■建设实践基地,讲好了“红”色故事;守护“绿”水青山,挣得了金山银山;坚持志智双扶,放飞了“蓝”天梦想。
它以强大的内生动力更加坚定地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脱贫攻坚
?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年
灵丘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
年底
团中央派驻第一批扶贫工作队
开始定点帮扶山西省的灵丘县
在这20年里
共有73名扶贫干部
在这儿驻县开展工作
他们
时刻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活
多次亲自深入灵丘蹲点指导
真心实意对灵丘开展
全方位、全领域、立体式的精准帮扶
他们与灵丘的故事
就是“红”“绿”“蓝”的故事
建设实践基地,讲好红色故事
红
?
年
我军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导游正带领一帮学生正在进行红色教育研学游
讲述当年的“平型关大捷”
灵丘是“平型关大捷”的发生地
这里红色资源非常深厚
扶贫队和当地百姓一起
依托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发挥这儿的红色资源
做一些红色旅游活动
把外边的学生吸引到县里来
通过红色的旅游带动着
全域旅游的发展
我叫孙格威,今年12岁了。今天看到了以前打仗时候的刀和枪,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
看到了打仗时候用到的枪炮,军用物资。我学到了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守护绿水青山,挣得金山银山
绿
?
灵丘山多地少
群山连绵
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
杨成寿
燕家湾村蔬菜大棚种植能手
灵丘大棚“最高配”
“第一任队长和我们1个月就建起了30个大棚,亩的无籽西瓜就在这儿育苗。”73岁的杨成寿手指着燕家湾村的土地感叹,20年前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
“现如今又有大升级,‘十六队’引进新技术,建起超大棚,产量翻倍,人工却省了不少。”杨成寿所说的“十六队”,是团中央第十六批驻灵丘扶贫工作队,这是灵丘百姓同扶贫工作队熟络后,对他们亲切的称呼。
一个超大棚占地近平方米,安装自动卷帘机、现代化滴灌设备,可调温可控湿。冬天种叶菜,夏天种瓜果。老杨笑着说,这可是灵丘大棚的“最高配”了。
马振海
月亮湾有机苹果园负责人
千亩有机苹果园
令“十六队”全情投入的,还有灵丘县红石塄乡红石塄村的“千亩有机苹果采摘园”。
采摘园规划建设亩,目前亩果园已栽种成型,果园旁两个大型的现代化机房正在运转。
该园引入了以色列先进的膜下滴灌技术以及最新的果树品种,一棵果树就是一根枝条,据农技专家介绍,等到苹果成熟期时,枝条会从上至下结满苹果,整个果树结果后呈圆柱形,结出的苹果品质好、产量高。
该项目采取企业投资、农民参股的方式运作,实现周边4个村贫困劳动力全覆盖,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
“这要感谢‘十六队’,带着我们几次外出学习调研,帮我们引进果树种植的先进技术,对接这方面最权威的专家。”红石塄乡党委书记赵斌介绍,去年在团中央扶贫工作队帮助下,他们前往河北农业大学实地考察学习苹果种植技术,还把最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引回来。
“将来,红石塄春季可以观花,秋季可以摘果,还能看红石塄乡秧歌,每年客流量预计将超过数十万人,乡村扶贫产业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赵斌说。
“这样的帮扶不是一时一次,我们已经跟河北农大教授达成协议,未来要持续跟踪指导。将好的扶贫项目与贫困地区,连上线、搭上桥、扶上马再送一程。”团中央扶贫工作队队长、灵丘县副县长阚宝奎表示。
坚持志智双扶,放飞蓝天梦想
蓝
?
在创新教室
孩子们可以用3D打印将想象变成现实
在虚拟现实教室
孩子们足不出户却可置身万物之中
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在灵丘,工作队帮助建成的“青年之家”强调“公办公益、扶贫扶智”的理念,为贫困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记者在灵丘期间,观摩了一场在石家田乡九年制学校开展的“VR入团必修课”。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头戴VR眼镜,可以身临其境地“穿越”到各个历史阶段,了解共青团的光辉历程;可以像完成寻宝游戏一般找出团旗、齿轮、阳光等团徽元素,学习团的基本知识;亲身体验从申请入团到成为团员的各个环节,在入团仪式现场与新团员庄严宣誓。
团灵丘县委书记鲁二峰说:“中学共青团改革的核心,就是把好团员入口关,提高团员先进性。团中央学校部指导开发的VR团课,有效解决了团课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率先在灵丘覆盖所有入团学生。”
除了“送课入校”,工作队还在灵丘县“青年之家”专门建设了一间VR超级教室,开设与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相衔接的余门VR课程,涵盖科技、物理、生物、地理等。
“青年之家”的另一间教室里,配备了全套、完整的3D打印设备,这是与北京一样水准的“创新部落”。目前,灵丘县“青年之家”的VR教室和“创新部落”教室已排满课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近3年脱贫家庭学生和乡村留守儿童可以免费参加所有活动。
“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教育欠缺太明显了。我们要努力让他们能够跟城市的同龄人站在一样的起跑线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阚宝奎说。
葛才贵是灵丘县义工联的负责人,也是灵丘县“青年夜校”活动的亲身经历者和组织者之一。“我一直想给义工联的兄弟姐妹请一位老师来系统地讲一讲为什么做义工、怎么做义工。‘十六队’来了以后,给我们联系了最专业的老师,讲得既专业又生动。”
“青年夜校”系列活动是工作队教育扶贫的另一个重点项目,由县里的部门单位、组织机构结合贫困人口具体需要,向工作队提出培训需求,再由工作队发挥团组织优势,引入外部智力资源,开展专项培训,靶向精准、形式多样。截至目前,扶贫工作队已先后开展青年创业、形势政策、就业技能、农业技术、成才励志等各类“青年夜校”培训近30期,培训余人次。
守护红绿蓝
整齐的联排“别墅”依山而建,厨房接入天然气,卫生间、暖气、淋浴等设施一应俱全,规划齐整的有机农田被石块间隔成若干个田字格,种着不同的蔬菜,四周山林鸟鸣不断……
灵丘这座因赵武灵王墓而得名、因平型关大捷被载入史册的城市,在“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试验转型中被“唤醒”,往日的贫困破败逐渐消失不见。
阚宝奎介绍,“县里的乡村民宿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帮助县里发展家庭民宿产业,努力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有着青山绿水、安全食品、健康生活环境的灵丘,将特色乡村民宿项目作为一项扶贫举措来抓,不仅有利于提升全县旅游接待能力、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也有利于吸纳更多贫困人口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在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者、青年学生代表,带着学习和改变的渴望走出去;一批又一批专家、社会人士,带着知识和资源走进来,来自产业、技术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灵丘。
-End-
团中央灵丘扶贫工作队纪实
总顾问:罗旭辉
总策划:闵捷徐辛酉
总监制:孙晔高旭
总导演:周浩
执行导演:刘斌臣
摄像:贾梦梦贾昊东
航拍:母建鑫
责编:边雅斯
制片:李宁
节目制作:杜鹏
节目推广:蒋佩珊
来源:青年观察家(ID:shouduxiaomei整理编辑:张浩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