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8山西朔州应县木塔被称之为世界三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https://m-mip.39.net/m/mipso_4329419.html
应县地图

在山西一提到木塔,就想到位于山西朔州应县的木塔,绝对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所以来到应县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应县木塔的历史典故。

应县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端,东望恒山之险,南扼雁门之要,北连大同煤海,西依朔州电都。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3镇9乡、个行政村、33万人。县政府驻金城镇。地跨东经°58’—°37’,北纬39°17’—39°45’之间,全县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东邻浑源县,西向平朔邻山阴县,北邻怀仁市,南毗繁峙县、代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至天。

应县县城北部有世界著名的木塔。应县木塔也叫佛宫寺释迦塔。它和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1、气候

应县境内气候寒冷,年均气温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至天。

2、交通

通以公路为主,山阴至应县、应县至左云、应县至怀仁、应县至砂河等省级干线公路构成了全县交通网的骨架。此外还有多条县、乡级公路、简易公路和大车路多条,连结县内乡镇村庄。

3、旅游

3.1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立方米,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塔内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是南本《大般涅槃经》中记载的捷疾罗刹所隐身盗取的一双佛牙。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排山倒海。本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

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为纪念慧能大师画家绘制“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保存与应县文物管理所。

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佛牙舍利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应县木塔

3.2应县净土寺

净土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东北隅,俗称北寺。创建于金代天会二年(4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全寺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现仅存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全寺主殿,金代原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用筒、板瓦覆盖,檐头镶以绿色琉璃。檐下斗拱四铺作,出琴面昂。角柱有显著的侧脚升起。历经金大定、明景泰,成化、崇祯多次修葺,尚存原貌。扇面墙绘有明、清时期彩画。大殿天花、藻井及天宫楼阁的混金作法,是金代少见的珍品。整个天花藻井的构图繁复,反映了金代室内装饰绚丽多彩的时代特点。

净土寺天宫楼阁,既是精制的建筑模型,又是出色的工艺品,其仿木构建筑形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制,对研究金代建筑具有参考价值。

年5月,净土寺作为金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应县净土寺应县净土寺

3.3石柱山

位于应县城正南20公里处,在梨树坪乡,境内是最新发现的国内罕见的地质景观。沿山沟蜿蜒而进,一路是苍山对峙,花香鸟语,一路山清水秀,树荣草茂。行约2公里,迎面一幅宽约米,高30米,由根根棱角分明的六棱石柱组成的峭壁进入眼帘,悬挂山腰,冲天而起,气势宏伟,象大山怒吼,如火箭待发。据地质专家考证,此景观大约四、五千万年前由火山爆发自然形成。真乃鬼斧神工之作,展现今日之奇观。

石柱山石柱山

4、特产美食

4.1应县紫皮大蒜

产于恒山脚下应县小石口一带,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外皮松而内瓣衣紧。如果把紫皮蒜放在大马车轮胎下轧过去,就会看到一种奇怪现象,蒜头在轮胎刚碰着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便分成数瓣向两侧飞射出去,决不象一般蒜被压碎。紫皮蒜做的蒜泥和一般蒜的蒜泥不同,一般蒜泥隔夜变色变味,而应县紫皮蒜泥却可以放二、三天,色味如初不变。

紫皮蒜品质优良,每到秋季上市,人们便争相购买,或编成大挂吊在屋檐头,或携带它乡赠送亲友。如今的应县紫皮蒜,已成为出口的土特产品。当地谚语说:“应县紫皮蒜,马车轧不烂”,就是形容它的品质高超。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包衣紧密。

4.2应县凉粉

应县凉粉是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是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每到夏日,凉粉摊尤多,街头巷尾比比皆是。

应县凉粉不仅上市数量多,而且风味独特,其特点:一是含水量较多(淀粉与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凉水里。二是加工精细。三是调味精美。咸盐、酱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葱等佐料齐备,各味俱全。再佐以豆腐干细丝。色、香、味俱佳。

应县凉粉

4.3应县牛腰

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

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了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一起炸好,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年农历8月,应州知府得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怀仁城里,特地把牛腰贡给他们品尝,受到好评,慈禧还真以为是牛腰呢!民国初年,制作牛腰的技艺又传到于自林先生手里,内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应县。至今仍然以一尝应县牛腰为快。

4.4应县滴溜

应县滴溜是用玉米面制成的。是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营养价值很高。

4.5应县面皮

应县面皮是用纯白面制成的。是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每到夏日,街头巷尾比比皆是。

冬天吃你能保暖,夏天吃你能消署,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去湿,真可谓是四季皆宜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本草纲目》上说:米能养脾,麦能补心。脾好了,人性柔,心好了,人实诚。所以,一般而言,多生得米白细嫩短小精悍,男男女女个皮肤好不说,也天天吃面皮越吃越漂亮!面皮又叫凉皮,根据原料选用的不同,叫法也不同,用(大)米制作的叫米皮,又叫凉皮,用面(粉)制作的叫面筋面皮,滑爽,口感好,所以比较出名。

4.6刀削面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刀削面

总结: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山水之景,唯有一座应县木塔就足以让我赞不绝口,惊叹古人的建造水平和设计理念,绝对值得一去的地方。下面我还会继续推荐山西旅游景点。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曲回寺石佛冢

NO.32|山西晋城市陵川县景点、美食

NO.33|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景点、美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