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灵丘城
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与管辖长城之四
钟灵毓秀灵丘城
现在的大同市灵丘县就是明朝时大同镇所管辖的灵丘城,属分巡冀北道。
考察灵丘,城内已经是一派现代化的楼宇和房屋,城墙还有一段残存,在原灵丘机械厂院内,一直当作院中的一堵东墙。这是原来城廓的东墙偏北一段,长约米,残高1—3米,上宽50厘米—1米。
灵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距大同市公里;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广灵相连。灵丘县是个三面环山的县城,当地人称北山为猫儿山,东山为甸山,南山为巍山;城南是唐河,从东南方向流入涞源县境。是大同通往沿海地区的南大门,山西省的纬度最东边位于灵丘县东坑村。境内虽有山川之险峻,却无交通之阻,乌荣高速贯通东西,京原铁路和大涞、天走、京原三条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西汉置县,属代郡。赵武灵王、北魏文成帝、孝文帝、辽代萧太后、唐末李存孝等一批人文遗迹积淀为灵丘悠久厚重的历史。
明朝属山西大同府蔚州,于天顺元年(年),命保定等处军民夫9千余人在原城基础上土筑,万历二十八年(年)砖包。
最初的灵丘城城池开东门、南门两个门,东迎恩,西镇虏。北城台东西凸出40米、南北凸出20米的高台,台顶建有真武大殿重檐楼阁,金碧辉煌。东西楼阁呈八角形、十字顶,可与北京箭楼媲美。城墙东南角有魁星楼。南城门上有城楼,其左右有钟鼓楼。城内中有十字砖碹楼阁,碹顶建有二层文昌阁。全城由城关八街组成。城内主要街道以文昌阁为中心,向东西南北伸展,城内商号只阁底下街一处,大商号多在魁见街与灵源街设立。最繁华的是红校街与阁底下街。城内还修建了许多庙宇,较大的有大云寺、城隍庙、文庙、李存孝庙、春秋楼、魁星楼、文昌阁等,共计22处。城内还有戏台11处。
明正德三年(8年)重建门楼、通街巷。明嘉靖二十年(年)增修。明隆庆元年(年)重修城墙,高9.3米,女墙高1.66米。明万历二十四年(年)再次重修城墙,壁以砖石,高11.66米,女墙高2.33米。明天启六年(年)地震,城毁过半,发罪人重建,仍高10米。原设守备、知县各1员,守备所领官军名,马骡匹,无分边任务,只管火路墩8座。
清初,大同姜瓖起义后,灵丘县的清军士兵史梓,发动当地驻军士兵积极响应,并围攻灵丘城。用铁炮轰击城墙,昼夜攻打城池,直到清军大批援军赶到,灵丘城才被解围;清军退走后,史梓又联合姓张的与姓葛的二支起义军,共计多人,再次攻打灵丘城,清军第二次派兵增援,才使灵丘城免除威胁。清前期属山西省大同府蔚州,后属大同府。
清顺治十二年(年),“久雨城圮,知县宋起风重修,新开南门。清乾隆十二年(年)重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年),骤雨冲塌南城一处,捐修。”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由于战事接连不断,城垣几经颓废,很少补修,民国年间只修过东城墙和南城墙。
灵丘县历史文物丰富,革命遗址众多,自然风景优美,区域文化独特,历史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境内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景区50多处。其中以平型关战役遗址、赵武灵王墓、北魏觉山寺、曲回寺唐代石佛冢群、桃花山天然溶洞、龙泉寺、花塔村风景区、甸子梁空中草原最为著名。
赵武灵王墓丘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灵丘县城西1公里处。该墓原占地6万平方米,现保护面积为平方米,墓冢周长米,高10米。明崇祯年间立碑一通,并建有4米高的碑楼,但今碑楼已经不存。民国时又树碑一通,这些都和其他地方零散搜集来的残碑一起放置到了墙廊里。今墓园遍植树木,坟丘绿草覆盖,门前的小型广场上立有“胡服骑射”雕塑,已经成为灵丘城的标志性建筑,并成为一处名气越来越大的观光景点。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丘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地方戏曲艺术形式,叫“罗罗腔”,过去多在敬神许愿时演出,在周边地区也广受欢迎,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灵丘的传统美食还有黄烧饼、苦荞面凉粉、豆腐干等。
今天的灵丘通行颇为通畅,来灵丘寻访史迹、品尝美食、体味民俗,可谓人生乐事。
考察灵丘境内长城的长度,竟然居山西10县之首,全省内长城长近公里,灵丘就有公里;遗存敌楼50座、墩台12座、烽火台19座、敌楼匾额14方、阅边碑4通、关门3座、瓮城2座、地窖2座,遗存城墙30段约2公里。
修筑在峻岭河谷之上且遗存较好的砖砌空心敌楼灵丘数量最多,全省40个,灵丘就有17个;山西境内长城多建在黄土丘陵上,而灵丘长城多在石山区;与八达岭等重新修复的长城相比,灵丘长城有一种原汁原味的朴素美。
按长城位置走向,灵丘内长城大致分东、南、西三大段。东段长城由东从涞源进入灵丘,石砌城墙在荞麦庄村东南凹形山梁上分布着5座砖砌空心敌楼。东段狼牙口长城是内长城内三关段上的一座关口。狼牙口两侧石砌城墙随山势起伏,城墙保存基本完好,长约1.5公里,残高2至3米。
南段铜碌崖长城,长约0.5公里。铜碌崖村东北岭崖上的敌楼,楼体外观完整,顶部垛口无存,东、西墙面有裂缝。南段木佛台长城,有1座砖砌空心敌楼,是少见的长方形敌楼。南段牛帮口长城,原有4座砖砌空心敌楼,各台相距约米左右,在南北一条线上一字排开。这里的砖砌敌楼均为大回廊结构,建筑精美,四面墙体及顶部女墙、垛口、吐水嘴均完整,门额石匾皆存。
西段北柳树至关岭长城,长约7.5公里,位于灵丘县与繁峙县的界山之上,除陡峭的山岭地段未筑城墙外,在较缓的岭口两侧均筑有石砌城墙,间有少量夯土墙。西段平型关长城地处灵丘西南与繁峙东北的界山关岭上,长约1.5公里。平型关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所筑,隋代重修,明朝在原长城基础上外包砖石,加宽加高。平型关为内长城上内三关与外三关之间一个重要关隘,为通向北京的古道咽喉。《边防考》称其为“(内长城)东路之门户,东控紫荆,西辖雁门,与团城子堡分管内边百二十里”。明代在此建关楼一座,关口城台上修筑三开间单层楼。现原关楼已毁,仅残存砖券拱门,为19世纪60年代重修。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正德六年(年)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是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
明嘉靖年间,俺答部屡攻此关。民国年间,奉军进攻山西,在此与晋军对峙5个月之久。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平型关东侧的灵丘乔沟一线。
灵丘内长城的最西段,是白崖台乡东跑池长城。在这段长城上遗存着丰富的长城建筑,基本连贯的城墙和密集的敌楼、墩台、烽火台,还有瓮城及敌楼底部的地窖等。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在山西内长城线上较为罕见,简直是一座长城建筑博物馆。
灵丘县有2个村子直接以“长城”命名,即“东长城”“长城铺”,均在平型关附近。长城铺连接着“冉庄铺”,往东还有其它以“铺”命名的地方,这连成一线的铺递,通往灵丘境内的各处关口。灵丘境有“插”字号与“茨”字号编号连续的长城,其中荞麦茬村附近有从“插字四十七号”到“插字五十一号”的连续城墙,敌楼为砖砌,迄今基本完好。
“茨”字号中间有长墙,也有山险。茨字第一号、第二号台位于明长城真保镇所辖关隘狼牙口,第三号台位于灵丘县龙须台村。狼牙口关口尚存石砌券门,古道遗迹尚存。关口门洞内外各嵌一方石匾,一侧刻“狼牙口”,另一侧刻“狼牙险道”,匾头题有“钦差整饬井陉等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乔严。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中秋吉旦立”。狼牙口西的长城多因高山险阻未筑城墙,个别地方或依山修筑简易墙体。
牛邦口附近有茨字十八号台,位于国道公里处附近,为包砖空心敌楼,巨大的花岗岩条石基础,其上为两层砖楼,均为回廊式,箭窗完好,垛口大致完整。茨字十九号台现在已经成了一堆废墟。茨字二十号台在公路边的山头上,此台一边有城墙延伸到山下十九号的方向,又和更高处山顶上的二十一号台之间有完整的墙体联系。茨字二十一号台规模宏大、保存完好。一面四个箭窗,垛口依然是原样,站在上面远望,视野极其开阔,方圆几十里全在视线范围中。
行走于灵丘的城市乡村,常常被这里钟灵毓秀的山川河流所迷醉,因为灵丘的山川浸润着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和汗水。同时,我们还被这里峥嵘壮美的长城所感动,因为她已经远远超出了珍贵文物的意义,而切实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283.html